一、前言
鼻竇是人體的非常重要器官,因為它可以減輕頭部重量、調節呼吸空氣的濕度、溫度,美妙的聲音也必須靠它來調節。但是,一旦鼻竇生病了,整個生活品質將會大幅下降,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腦炎或腦膜炎、失明、支氣管炎或肺炎;因此它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決對不能忽略它的存在。

二、何謂鼻竇炎和鼻息肉
1.鼻竇炎就是鼻竇因細菌或病毒侵入造成感染而發炎,它是一種阻塞性疾病,有如水溝被雜物阻塞而造成髒、臭的情形。

2.鼻息肉(鼻茸)是因為急性鼻竇炎未癒而致使鼻竇黏膜長期發炎、水腫逐漸形成,一般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

3.正常鼻腔內的下鼻甲,常被誤稱為鼻息肉,這是正常組織,我們由鼻孔稍微翻開可看到兩邊各一塊淡紅或紅色的肉塊就是下鼻甲。下鼻甲慢性發炎、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肥厚、血管運動性鼻炎及過敏性鼻炎皆可造成鼻塞此情況。

4.鼻竇炎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2週內的發炎稱為急性鼻竇炎,持續2週以上到3個月稱為亞急性鼻竇炎,3個月以上則稱為慢性鼻竇炎。

三、鼻竇炎的發生原因及症狀
鼻竇炎基本原理是一種阻塞及發炎引起的。最大的原因是感冒,其他如鼻子結構異常(例如: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過敏性鼻炎、鼻內異物等都是發生的原因。一般而言急性急鼻竇炎較容易診斷,若是在發生感冒一週後仍持續黃鼻涕
,而且眼眶周圍或是兩側太陽穴部位有腫脹疼痛現象,此時應懷疑發生急性鼻竇炎的可能。慢性鼻竇炎的症狀就不如急性鼻竇炎這麼明顯,早期的慢性鼻竇炎,一般症狀並不是這麼明顯,有時病人只有鼻涕倒流、鼻塞、嗅覺或味覺不好、常喉嚨痛、額頭悶脹等次要症狀,很多病人就這麼拖下來,等到發覺長期黃鼻涕、無嗅覺或引發氣喘、慢性肺部疾病時,治療往往費時費力。尤其五個鼻竇都發生鼻息肉時,縱然手術,如未好好追蹤治療也很容易復發,往往要好幾次手術才能逐漸根除。此外,千萬不要尋求來歷不明的民俗療法,特別是坊間廣告的燒灼療法,因為鼻竇內排泄入鼻腔之排泄口非常狹小,如果不小心被藥物燒灼到,將會造成很嚴重的阻塞,此時後果將很難收拾。

四、鼻竇炎和鼻息肉的治療
1.急性鼻竇炎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此外再輔以鼻竇及鼻腔沖洗等治療,一般抗生素必須使用10天以上,才足以充分抑制鼻竇內細菌生長,如果使用時間不足或斷斷續續使用,反而會培養細菌抗藥性,容易轉變成慢性鼻竇炎,鼻子沒有黃鼻涕並不代表鼻竇炎已痊癒,所以還是請病人耐心治療。

2.若是拖過了三個月的治療黃金時期,此時鼻竇炎就變成慢性化了,因為鼻黏膜的恢復己不再像以往的順利,時間愈久,鼻息肉的形成將會更多、更大,鼻竇腔引流的阻塞也將更厲害,最後形成惡性循環。此時,只有手術打通阻塞部位,並且積極輔以抗生素治療,術後更應追蹤治療半年,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尤其是以抗生素治療一個月後,經電腦斷層掃描仍發現有鼻竇炎者,更應積極接受手術治療。

五、何種情況的鼻竇炎必須接受手術
1.慢性鼻竇炎經抗生素治療一個月仍未癒者。
2.急性或慢性鼻竇炎引發眼窩、腦部膿瘍或腦膜積膿。
3.反覆發作之急性鼻竇炎,一年內發作四次以上者。
4.鼻息肉(鼻茸)阻塞鼻腔者。
5.難以忍受的鼻涕倒流或造成慢性咳嗽者。
6.氣喘反覆發作者。

六、現代內視鏡鼻竇手術之優缺點
現代化手術法是以內視鏡由鼻腔進入,去除有疾病之黏膜及鼻息肉,保留正常黏膜,所以不會有像以往由上唇內翻開造成臉頰腫脹及術後數年後發生黏液囊腫的缺點,而且出血量少,住院時間也較短;但因視野較小,仍應由有經驗的醫生執行才容易清除乾淨並減少後遺症。

七、結語
鼻竇炎是一種相當令人苦惱的疾病,治療起來也相當麻煩,如果早期不接受治療,晚期只能以手術治療,而且藥物的控制也要相當久的時間,所以奉勸病人如因感冒後仍有鼻子的症狀,應找醫生積極治療,以免日積月累造成心腹大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